中华经典 | 杜牧《山行》(郦波)
【往期选链】
“中华经典资源库”是一个展现、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,是教育部、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“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重要精神,实施《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2-2020年)》启动的重大项目。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、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,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,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,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。
山 行
杜牧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讲解专家:郦波(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)
今天我们来欣赏杜牧的名作《山行》。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
“生处”和“深处”哪个更好?
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: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,这里其实最值得关注的倒还不是这个斜(xiá)或者是斜(xié)这个字,而是“寒山”这个词,“寒山”肯定不是寒山寺,不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,也不是有座山称为寒山,而是当时的气候已经透着寒意了。我们看到后两句的时候就知道——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,那就说明已经是秋天了。而且“枫林晚”“霜叶红”,这已经不是初秋的季节,可能是深秋了,深秋的气候已经开始寒意逼人了,所以“寒山”揭示的是当时的时间背景、气候背景、季节的背景。
现在且看第二句: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,在远上寒山的石径中慢慢而行,突然看到远山深处,所以有人会说“白云深处有人家”,那么到底是“生处”还是“深处”,其实两说都对,但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究竟哪种更好。有人说“白云生处”更好,要知道,若去西部的深山里头,你会发现那里的山间烟雾缭绕,本来没有云的,突然间就在山坳里头生出一片云来,它不是天上的云掉下来,而是山坳里面升出一片云来,这种意境是非常美的。但也有人说,后面接着是“有人家”,所以这个白云有可能是这个山中人家的炊烟升起,又见炊烟升起和山间的云雾缭绕在一起,构成“白云生处”的意境。但是“白云深处”也不错,“深处”更显幽渺之意,“白云生处”是山升了云,而“白云深处”是云罩着山,都别有意境。
“白云深处有人家”,为何要有人家,我们在第一句里可看出,杜牧他是在赶路,所谓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,而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是“枫林晚”,说明天色已晚,又在赶路,又在深山,又是深秋,又是天色已晚,旅途劳顿,这时候“有人家”,看到白云深处的人家,这一下子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希望。这样的感觉在秋天,在秋天的寒山里、在石径上,给旅途中的人带来一种莫大的希望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
“坐”是什么意思?
为何杜牧却又突然停了下来了,请看三四句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这个问题杜牧自己已经解答了,停车下来是因为此时山中枫林一片奇异景象,夕阳西下,太阳照着枫林,枫树林本来就是火红色,这个时候在阳光下,那个枫叶的红配着夕阳的红是一片惊艳的红,“红于二月花”,其实就是胜于二月花,虽然已是晚秋的霜叶,却远远的鲜艳激荡,甚至是激烈,超过春天,初春时节的二月花。
“坐爱”,“坐”是因为的意思,之所以停车,就是因为这片火红的景象让杜牧忘记了腹中的饥饿,旅途的劳顿,甚至忘记了这是一个令人容易悲秋的深秋季节。
为何杜牧会写这样的诗?
精神超越了一般悲秋的抑郁境界
杜牧的祖先杜预,是三国时期的名将,后来西晋统一天下,杜预就是灭吴的主将之一,杜预兵法超绝,在三国末期号称“杜武库”,一肚子兵法韬略,所以杜牧自幼以先祖为荣,身负不世之材,尤好谈兵,喜欢谈兵法,还曾经专门诠释过《孙子兵法》,所以杜牧年少时节就身怀大志向,可惜碰到一个他没有办法施展才能的晚唐,甚至还和李商隐一样,后来多少受到牛李党争的影响,所以满腔热血无处挥洒,满腔抱负无处施展。
所以他写秋天,入笔处亦是寻常秋景,“远上寒山石径斜”,我刚才已经分析了,这里面其实和古人写秋景的方法是一致的,按照其他的诗人的思路,也有可能是一篇悲秋的名作。可是杜牧不一样,在饥肠辘辘中,在劳顿的旅途中,在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的景色里头,却突然精神超越了物质的需求,而且精神也超越了一般悲秋的抑郁境界,停下车来,看着枫林的晚景,心中的霜叶——眼中的霜叶固然红于二月花,杜牧此时心中的霜叶也是远远的红于二月花的。事实上眼中的霜叶之所以能红于二月花,那是源于诗人心中的霜叶,心中的美景超越了二月花,所以从杜牧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“唐人气象”,何为“唐人气象”——博大、宽容、包容、超越,这的确不同寻常。
【收听】